- +1
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② | 睢宁法院发出首份《子女抚养承诺书》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》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,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立法,在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到来之际,睢宁法院发出并签署了首份《子女抚养承诺书》,引导当事人正确处理好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,促进子女健康成长。
签署《子女抚养承诺书》


婚姻关系解除后,抚养费的给付、探望权的行使是案件处理的难点,也是当事人存在疑虑和担忧之所在,容易引发次生矛盾。在处理涉及子女抚养的离婚纠纷案件中,承办法官会详细向双方释明“子女可以要求有负担能力的父或者母增加抚养费”、“离婚后,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,有探望子女的权利,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”的法律规定,向双方发出《子女抚养承诺书》,由双方签字,通过签署承诺书的方式对抚养费的支付、探望权的行使进行引导和约束,督促双方依法履行义务。如有一方违反承诺,也使日后变更抚养关系或中止探视有据可依。
睢法寄语
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,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夫妻双方离婚时应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、探视、教育等事宜。父母的离婚本来对子女是一种伤害,离婚后双方更应该依法履行义务,对子女多一些关爱,相互配合做好家庭教育,切忌把抚养费的支付、探视权的行使作为筹码,再次伤害彼此,伤害子女。
在今后的工作中,睢宁法院在处理涉及子女抚养的案件中,继续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,充分考虑未成年子女的生活现状、双方的抚养能力等因素,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意见,引导未成年父母在离婚后相互配合做好子女教育。
原标题:《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② | 睢宁法院发出首份《子女抚养承诺书》》
阅读原文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://renzheng.thepaper.cn。





- 报料热线: 021-962866
- 报料邮箱: news@thepaper.cn
沪ICP备14003370号
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1120170006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17116
© 2014-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