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一位朋友晒出来了2023年的社保缴费最低标准的图片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每月需要缴纳898.8元,医疗保险是每月382.5元,合计一月1281.3元,一年是15375.6元。
说实话,可能很多人的工资水平跟小编一样,每月才三千五六百元。如果每月花费这样多的钱,缴纳社保真的负担不轻。如果是按照存银行每年实现3%的利息收入的话,30年后的本金和利息余额将达到73万元。这种情况下,把钱存银行吃利息,难道不香吗?
如果我们考虑把钱存银行吃利息,建议首先要考虑利息的不稳定性。因为我们要考虑30年的变化,把时间放长的话确实有很大的不确定性。近年来银行的存款利率就在不断降低,特别是一些三年期大额存单的利率已经由过去的4.27%下降至现在的不足3%。未来会不会继续下降呢?其实是概率很大的。
下面是一张1993年7月份银行储蓄存款利率表,三年期存款的利率曾经高达12.24%,八年期甚至高达17.1%。所以,说未来是有很多不确定性的。
第二,银行存款有安全性的缺点。虽然说存到银行里,即使银行倒闭了,也可以享受到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,50万元以内的本金和利息都不用担心。可是,存银行里的钱,万一自己提走了呢?
很多人实际上并没有把钱管理好的自制力。可能会经常性的,由于各种理由把钱用于其他用途。比如说买车买房子女结婚,另外万一遇到大病怎么办?
相对而言,参加社保是一种强制积蓄功能,个人是无法以其他理由提取的。
第三,银行存款有“有限性”的缺点。我们参加了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,就可以安心享受养老金待遇和医疗报销待遇了,不用担心我们缴纳的养老和医疗保险费是不是已经花完。
参加养老保险,是每月都会按时足额的给个人社保卡账户中打入养老金待遇的。这可比个人每天精打细算的考虑自己还有多少存款强得多。
参加保险的目的是应对养老的风险,万一个人长寿,国家会给人以保障。但是,如果是银行存款的话,一旦花完了可就没有了。
第四,银行存款有贬值的压力。没有退休的老人可能并不知道,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每年都会调整。
社会保险法规定,要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和物价增长情况,适时调整养老保险待遇水平。2023年7月份,我们完成了退休老人养老金的第19连涨,人们的养老金水平由过去的700多元上涨至现在的3000多元。
如果我们是银行存款,每一笔钱都是精打细算的,怎么可能会上涨?这实际上跟商业养老保险一样,是永远不会上涨的。
30年前的钱和现在的钱购买力可完全不一样。
实际上,参加养老保险还有去世待遇,家属可以领到丧葬补助金、遗属抚恤金等待遇,最低是11个月的趋势上年度所在省份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。这些都是个人存款不具有的优势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