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00后情侣选择在支付宝上谈恋爱,通过共同攒钱的方式增进感情。
2.过去一年,有超过10万人在小荷包假装和男大谈恋爱,有300万人提前开通了情侣荷包。
3.90后女大学生徐苗苗和男朋友通过攒钱的方式,将恋爱过程与攒钱过程结合起来,提高了储蓄成功的可能。
4.由于此,一些年轻情侣开始重视共同的金钱观,一起攒钱一起花,摒弃了“爱她/他,就给她/他花钱”的传统观念。
5.总体来说,年轻人通过共同攒钱的方式,更加明确地看待爱情与现实的连接,寻求更紧密的亲密关系。
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,仅供参考
文丨刘懿 王璟安
编辑丨谌岩
又一年七夕,当我们谈论当代年轻人的爱情,我们在谈论什么?
最近有350万对情侣在支付宝里谈恋爱上了热搜,这届00后开始把恋爱场景从主流社交媒体挪到支付宝里,情侣也开始明算账。
作为互联网原住民,成长于经济腾飞的时代,得益于投资理财观念和知识的普及,相较于父母一辈,年轻人呈现出鲜明的生活态度和金钱观。
在亲密关系中,他们清醒独立,要爱情也要“面包”;他们破除了谈钱羞耻感,讲究双方平等,共同付出,甚至认为“你骗我感情可以,骗我钱不行”。
某种意义上,当你在爱情里开始和对方谈钱,不仅意味着亲密关系的信任升级,也意味着感情与现实的连接更紧密。“面包”关乎生活的真相,关乎理想,观察年轻人在亲密关系中的金钱观,是理解、定义年轻人的一个窗口。
年轻人攒钱有多拼?假装谈恋爱只为攒钱
当代年轻人为了给自己立攒钱目标,想出了一种充满奇思妙想的办法——在支付宝里假装攒钱。
从假装养娃到假装养老,剧情从重启人生化身“豪门继承人”到假装和男大谈恋爱,想要解锁喜欢的剧情,就需要用不同的金额“支付”,而这些“支付”的金额最终又会回到你的小荷包里,主打剧情全情参与但是一分钱没花还攒了不少。
● 网友在社交媒体分享的剧本攒钱的帖子。
支付宝七夕发布的《为爱奔富报告》显示,过去一年,有超过10万人在小荷包假装和男大谈恋爱,有300万人提前开通了情侣荷包,攒钱等另一半。
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,攒钱某种程度上成为安全感的来源。后浪研究所曾发起的年轻人攒钱调查中,超九成年轻人平时会有攒钱习惯。其中,接近三成的人会把月收入的30%-50%积攒下来,甚至有4.2%的人能够存下月收入的80%以上。豆瓣“丧心病狂攒钱小组”目前有约63万个成员,衍生版“穷攒组”也拥有近25万拥趸。
● 杭州,90后女大学生帮人遛狗兼职挣钱。当代年轻人想出了很多搞钱办法。图源:视觉中国
有人研究出了花式开源节流,主打到社区的老年食堂吃饭,到老年大学上课,参加老年旅行团“蹭玩”,与老年人组团砍价,购买老人服装老人鞋等,花最少的钱过精致生活,这种方式被称为“蹭老式消费”。
有人研究如何花式搞钱,做副业赚钱。下班后支个摊,调酒、卖冰粉、烤淀粉肠都不在话下。一位95后女孩,周末做徒步领队,还兼职当美食摄影师,两份副业的年收入有两三万。一份调研报告显示,高达54.5%的00后受访者正在从事兼职。
不管省钱还是赚钱,还有一种观念正在深入人心——谈恋爱不如搞钱,恋爱的各种开支省下了,或把恋爱的时间和心思用在赚钱上,年轻人算得越来越明白。
谈恋爱开始明算账,情侣化身攒钱搭子
处于亲密关系中的情侣,在“面包”和爱情之间也在寻求一种平衡。开个情侣共同账户一起攒钱,逐渐成为年轻人恋爱的新选择。
许多情侣在社交平台分享攒钱经验,两个人每天攒28.88元,年底就能攒到两万块。有大学生情侣,按照1号攒1块,2号攒两块……以此类推的方式,一个月也能攒小一千块,作为俩人每月的恋爱资金。既有仪式感,又将经济压力分摊在每一个月里,大大提高了储蓄成功的可能。
一些年轻情侣更是把攒钱和恋爱过程结合起来,95后女生徐苗苗和男朋友约定,每次男朋友惹她生气就需要存入一笔钱,她想表达对男朋友的思念或鼓励时,也在小荷包附带留言存入。
● 两对年轻情侣的情侣荷包。
数据显示,过去一年有350万对情侣开通了情侣荷包。其中,00后情侣成为情侣荷包的主要人群,占比超五成,其次是95后和05后。
这充分说明了,在这届年轻人眼里,能不能自在谈钱,也成为了升级亲密关系的观念门槛。
25岁的西西恋爱前就有储蓄习惯,每个月都会定时存钱。和男朋友在一起后,她希望这种习惯能延续下去。不过,恋爱磨合前期,俩人“没有开始谈钱”,直到她认为“关系比较亲密”之后,“谈钱”才被正式摆上台面。
谈恋爱明算账,只是一个起点,而在已经结婚的夫妻那里,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调配开支,更是一个实操性极强的问题。
34岁的思妤结婚一年,丈夫顾家、会表达爱,但俩人在商量“谁来管钱”这件事上,还是产生了分歧。思妤想管钱,但丈夫希望“所有钱都可以花在你身上,或者给家里买东西,但花钱的行为是由我去支配的”。
直到2022年,思妤丈夫发现支付宝里有个情侣荷包,账户由双方监督转入转出(一方提出转出申请需要另一方同意),也有消费明细。这简直为他们量身打造,俩人一致决定将其用作公用账户,他们开启了存钱的生活。
● 举着印有“不谈情说爱只想赚钱”字样手机拍照的年轻人。图源:视觉中国
而很多情侣攒下来的钱除了应对日常,还分流出专门的资金旅行、买大件。当两个人一起攒钱,在互相督促和内部竞争的助推下,攒钱速度加快了不止一倍。《为爱奔富报告》显示,情侣荷包年均存入9000元。上海、北京、浙江情侣最能攒。
有情侣每个月各自存入500元,不知不觉就存入了一万多块。这种感觉就像从旧衣服里掏出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,给平凡生活增添了巨大的幸福感。
年轻人不再羞于谈钱,钱给的是确定性和安全感
为什么年轻人如此热衷共同攒钱?
一些人觉得很浪漫。每天共同存点小钱,两个人一起攒好多年,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。这笔钱可以作为未来的启动资金,完成那些美好的想象。
有一对分别位于成都与台湾的异地情侣,一直在支付宝小荷包里分享攒钱过程。见一次面光路费就要花3300块左右,俩人约定每月至少会存一笔不可动用资金,并公开钱包,欢迎大家监督。
在这个名为“为我们的小家攒钱”的公用电子钱包里,详细记录了他们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。你能看到他们的恋爱日常:男孩会给女生买“老婆专属座位贴纸”;会记录下女孩为帮助遭遇厄运的带货老人,下单购物的经历;女孩去男孩家拜访,给家人带了五粮液礼盒和燕窝。女孩偷偷为男孩准备秘密礼物,但因为记账时显示的购物清单,被发现过三回,于是向网友学习,怎么隐藏购物信息。
在钱包首页,还放着好几张俩人的甜蜜合影,远距离的恋人,穷尽数字、文字、图片,用所有方式连结彼此。
● 一对异地情侣的攒钱小荷包。钱包首页放着好几张俩人的甜蜜合影。
攒钱也是两个人一起面对生活的底气。
23岁的阿俊和对象在一起两年多了,俩人大学刚毕业,从校园迈入生活,一开始没有攒钱意识,直到去年,阿俊妈妈出了一次车祸,“我真的是没有钱,问别人开口借钱太难了”,阿俊说。
从那天起,存钱的想法就刻在了她的脑海里,她也开始引导对象存钱。她把每个月支出分类,家庭支出、房租水电、旅行资金……等俩人工资一发,先存钱,再计划开支。“因为我们房租每个月月初交,工资月中才发,一不小心就容易月底没钱交房租。”
年轻情侣组队走进世界的新手村,开始承担房租房贷、柴米油盐,赚钱难,花钱如流水,一起攒钱意味着一种具象的安全感。
开诚布公谈钱后,西西和男朋友在小荷包上设立了两个账户,一个是日常花销金,一个是存款(每人每月共投入工资的百分之三十),不够的消费再进行AA。其中存款账户占储蓄大头,设置好共同存款不能转也不能消费,一个人动不了,得在小荷包里申请“我要转出”,另一方同意之后才能转。
两个账户一目了然,俩人从没因为钱吵过架。“我们花一笔钱无论大小都会一起讨论协商,让对方感觉到尊重和被尊重,很享受两个人一起做决策的过程,有一种安全感和凝聚力。”
● 一对情侣攒装修钱的小荷包。
当年轻人开始攒钱,意味着从消费主义中觉醒,明白了生活的真相并以自己的方式创造确定性和安全感。钱本身不是目的,但它是通往幸福的重要介质。攒首付、攒装修费、攒旅行资金,甚至是攒一笔周末逛吃的钱,从树立目标到实现,有一个人陪你一起努力,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。
“爱她/他,就给她/他花钱”的论调,在当代年轻人这里部分失灵了,他们的生活观和金钱观偷偷藏到了支付宝里,爱情的真实样子是,有相同的金钱观,一起攒钱一起花。
(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