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
年内第三批储蓄式国债
正式开售,
3年期和5年期国债
发行总额为300亿元,
票面利率分别为2.38%和2.5%,
高于四大行上海地区的同期限定存。
在大额存单“一单难求”的背景下,
储蓄式国债的热度变得更高了。
跟随镜头,
先去去热闹的排队现场看看↓
▲关注看呀STV视频号看更多精彩视频
排队,
是买债标配。
一大早,曲阳路这个工行网点门口,爱买国债的老朋友们已经聚在了门口。八点半,网点提前开门。这个月的储蓄式国债为凭证式,全部在柜台购买,上个月手机上没有抢到的客户们,今天特意赶早,市民们称:
“我之前有几次都是在网上买的,要么刷不进去,要么好不容易刷进去,金额已经输好了,然后按确定就死机了,永远点不下去,然后就没了。我今天特地来的,因为4月份没买到。”
“年年买国债年年排队,等一个小时。要抢在前面买,前面几个人买完了后面就没有了。”
之所以决心如此坚定,
是因为储蓄式国债的利率
比同期限定存要高。
排在第一位的老伯,卡里买好20万,随身包里还有几万块现金要一起买。3年期国债的票面利率,比同期限整存整取高出0.03个百分点,五年期则高出0.1个百分点。
隔壁柜台坐着的,也是一位老客户,五年前购买的国债到期了。从凭证上可以看到,2019年5月发行的国债,票面利率高达4.27%,而以现在的行情来看,2.5%的收益已经是佼佼者了。这位市民称:
“因为五年前的国债今天到期了嘛,我要再续5年。之前的利率非常高,4.27%,但是现在呢2.5%。因为比整存整取的利息高一点,所以我买一个,大额存单比较难买嘛,现在买个国债,也保个险吧。”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不少市民都提到了大额存单。以工行为例,自去年12月下调存款利率后,3年期大额存单的利率已经和整存整取持平,5年期大额存单已经下架。
这并非个例,其它许多银行也同样下线了长期限大额存单。在此背景下,国债的投资属性凸显。还有市民觉得“买国债就相当于买大额存单,还更保险。”
“我们周边老年客户比较多,他们比较喜欢购买国债。今年比往年还好一点,因为目前市面上大额存单越来越少,所以呢,国债的利率优势更体现出来了,老百姓更喜欢了。”
国债的另一个优势则在于灵活,
定存如果提前支取,
则按照活期计算利率,
但是国债具有靠档计息的功能,
不同期限内支取有不同的利率。
一个小时不到,工行虹口支行的所有额度全部卖空,市民的热情,财政部也感受到了。上月下旬,在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发布会上,财政部特意提到了这个问题,表示正在密切关注储蓄国债的供需变化和销售情况,研究适当增加发行规模,惠及更多投资者。
银行网点里,都在显眼位置摆放着“购买国债,利国利民”的标语,市场分析人士指出,在此时强调和促进个人投资者参与债券市场,是扩大政府内需的一个途径,是一个双赢的举措。
“在资产配置里面也讲,利率下行配国债。一方面,这是国家的建设、发展;另外一方面呢,实际上是稳定经济的预期。我们讲一个人的支出是另外一个人的收入,那总有人得消费,政府这个时候就需要替代居民和企业部门增加它的开支,它增加了开支之后,居民和企业部门才有收入,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,你来买债,钱政府来花,我增加基建、增加建设也好,下面企业也好、居民也好,钱袋子就鼓了,那经济正向循环是这样子的。”
记者丨马婕 翟煜森 陆骏
编辑丨由由酱